防控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六大策略齐发力!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在我国经济增长趋缓、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防控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需要溯其根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原文:《防控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袁中美 郭金龙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潜在风险
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我国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收益错配、信用错配、流动性错配、币种错配等问题。一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都缺少长久期、高收益的优质资产,导致保险业长期面临着“长钱短配”的问题。从长期来看,资产久期低于负债久期是常态,特别是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估计新增保单资金投资以及存量保单资金再投资规模将达到 4 万亿元,面临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的较大配置压力。而且部分保险公司自 2014 年以来集中发展高现金价值的中短存续期产品。随着理财资金的不断融入,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负债成本大于资产收益率的情况日渐严重,很多保险公司采取了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的措施来获得收益。这些短期限资金主要投向收益高、流动性低、期限较长的不动产、基础设施、信托等另类资产,“短钱长配”现象凸显。同时,从长期来看,如果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保险资金境外资产配置比例的提高还可能导致资产负债币种错配带来的汇率风险。
2
利差损风险
利差损风险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因此,造成利差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预定利率偏高;二是投资收益偏低。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曾集中大规模出现利差损风险。此后,监管机构将人身险保费预定利率下调为 2.5%,并保持多年不变,才使得利差损风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逐步消退。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央行持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银行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自 2015 年以来多次下调后仅为 1.5%。同时,保险市场上出现的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一度达到 6%~8%,再加上手续费、佣金等费用,资金成本甚至高达 10%,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已远远超过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水平。由此可见,随着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防范利差损风险将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3
市场风险
随着保险资金参与金融市场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不断提升,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与经济金融风险相互传染和叠加,从而变得日益复杂,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具体来看,一是金融产品由简变繁,可能通过银行、券商、保险等资管产品层层包装导致跨领域、跨产品传递的风险加大。尤其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互联网理财和 P2P 平台利用保险为其增信,而部分保险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风险审核体系和人才储备体系,缺乏对 P2P 等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一旦出现违约,保险机构就将面临巨额赔付,目前保险业离有效管控互联网风险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交易环节由少变多,风险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大量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大多都在场外交易,缺乏透明度,风险管控难度更大。三是投资链条延长,风险隐蔽性增加。一些跨领域的投资行为,从局部看是合规的、风险可控的,但从整体看,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杠杆在累积,这会导致风险跨监管、跨行业叠加,应对难度加大。
4
信用风险
据统计,我国保险资金约 80%配置于信用类资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正加速上升。主要体现在:其一,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下滑,保险机构风险偏好上升,加大了对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投资。而许多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主体都来自产能过剩及周期性强的行业,债券违约进入多发期。预计未来保险投资面临的市场信用风险将更加突出。这对保险机构如何更加审慎地进行债券投资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全已有投资提出很大的挑战。其二,在对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投资计划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占比较大。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借巨额债务,无稳定的现金流作为偿债保证,导致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敞口提升。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保险公司与P2P 平台在履约保证保险方面的合作。一旦项目出现违约状况,保险公司将首当其冲,成为收拾烂摊子的机构。其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的违约风险上升,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保险公司投资信托产品存在投资集中度高、基础资产不明确、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保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
5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负债和资产之间的流动性不匹配,当负债端流动性超过资产端流动性时,一旦出现集中退保等突发事件就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流动性不足。特别是近几年一些保险公司主打高现价产品并承诺高收益率,这些产品往往定位于短期理财产品,并且隐含鼓励保单持有人在短期内退保以获取高额的现金价值。这就导致其负债端的期限较短,流动性很强。另外,为了弥补此类产品高收益率的成本压力,保险公司需要持有期限较长的资产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
6
偿付能力不足风险
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监管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实际资本数额、投资收益和责任准备金、经营策略、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主要是经营理念粗放、投资模式激进、资金成本及交易成本升高所致。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应对策略
加快盈利模式转型
从传统的经营模式看,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而且前两者的弹性空间较小,短期内的改善幅度有限。随着利率下行,利差益也逐步受到挤压,保费收入和利润增速的背离日益明显。因此,必然要求保险公司从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方面加快盈利模式转型。第一,在承保端明确细分市场和客户定位,优化产品结构和定价方法,支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第二,在资产端建立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资金运用管理模式,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性和投资收益水平。
2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和负债双轮驱动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是保险公司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良性互动的关键。因此,要解决资产负债“两张皮”的问题,第一要完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从战略目标与策略、组织架构、人员与职责、产品结构、系统与模型、资产配置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正反馈机制,同时,引入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评估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第二要探索实施分账户监管制度。借鉴美国分设一般账户和独立账户的做法,根据传统账户、分红账户、万能账户、投连账户的资金成本、现金流和期限等负债性质的差异,确定各自的预期收益、风险指标以及资产配置组合等。第三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产品、精算、投资、销售、财务等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立“上下左右”联动的投资决策体系和内部监管的沟通协调机制。第四要建立资产负债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以缺口管理、久期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现金流匹配、动态财务分析、压力测试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资产负债管理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投资政策、产品政策和偿付能力挂钩,并进一步细化资产负债模型,适时探索利用利率互换、期权和期货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管理表内外头寸。
3
持续完善监管制度
在“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理念下,一方面,将“技术监管”和“监管干预”有机结合,对经营稳健、风险水平较低的公司,更多地采取风险监测、压力测试、偿付能力监管等技术监管方式。而对于经营激进、风险水平高、治理不健全的公司或高风险业务,直接采取叫停业务、叫停投资等监管干预方式,及时防止风险的扩大和蔓延。另一方面,规范保险企业的公司治理,加强保险公司的股东股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极易引发险资举牌过程中的经营风险,监管机构必须持续完善监管制度,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并对公司的转股、增资、关联交易等行为进行详细的信息披露,探索建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资金运用的联动监管机制。同时,加强各大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对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行为采取穿透式监管模式,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识别和预警。
4
全面计提投资资产减值准备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减值主要集中在可供出售的权益类资产,而且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都比较低。对于债权投资和另类投资而言,除中国平安以外,其他保险公司均未计提减值准备或计提的金额很小,根本难以应对因信用风险增加所带来的减值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 IFRS9 的相关规定,针对各大类金融资产的风险特征综合采取未来法和历史经验法计提减值准备。
5
完善逆周期监管机制
针对保险公司在承包业务和投资业务方面的顺周期特征,“偿二代”提出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计量逆周期附加资本”。但目前各保险主体测算的核心与测算综合赔付能力充足率时均未考虑增加逆周期附加资本,因此必须健全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具体操作标准。同时,开发逆周期乘数,完善压力测试制度,对保险公司的内部评级风险参数采取跨周期的压力测试。
6
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作为抵御和处置行业风险的重要工具,保险保障基金应进一步优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适时开展保险公司风险状况评估和等级评定。丰富风险处置工具,将“管理救助”和“财务救助”有机结合,细化保障基金救济范围和救济标准,提高市场化风险处置效率。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3期第2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